7岁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?
几天前带着孩子们去操场。一开始,一群孩子玩得很开心,几天前他们带着孩子们去操场。一开始,一群孩子玩得很开心,堆城堡,玩家家户户的游戏。
玩了一会儿,一位母亲过来催促孩子回家。但是四五岁的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玩耍,不愿意离开。于是他又哭又闹,吸引了旁边的父母和孩子"注目礼"。
现在,孩子的母亲感到特别尴尬,冷冷地说:"别哭了,你这套对我没用。"
但这样,孩子哭得更厉害了。
最后,母子在孩子的哭闹和母亲的冷言冷语中渐行渐远。
有人说熊海子习惯了,父母只要坚持原则,即使孩子发脾气也不妥协,以后也不会再闹了。
但是,真的这么简单吗?
虽然孩子最终还是哭着跟着妈妈回家,但妈妈的冷漠可能会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。
因为情绪本身没有对错之分,当父母拒绝与孩子沟通时,亲子关系就会出现不可磨灭的裂痕。
那么,当孩子发脾气时,父母该怎么办呢?
01、讲道理和发脾气,是最没用的教育方式
为什么这么说?
我们总是认为,如果孩子们理解真相,他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期望努力工作。但事实上,孩子们的意识形态还没有完全发展。在孩子们看来,这些伟大的真理与他们没有实际关系。
例如,父母告诉他们的孩子,如果他们现在不努力学习,他们将来就不会被一所好的高中和大学录取。但也许孩子们甚至不知道高中和大学是什么,他们怎么能产生共鸣,以同意父母说什么呢?
而且,父母讲道理的时候,大多是高高在上,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。
至于父母想通过发脾气来管教孩子,那就更重要了"火上浇油"。
美国社会语言学家阿尔伯特提出了55387定律。
这意味着当我们与人交流时,对方会感知到55%的形象和态度 38%的语气和情绪 7%的语言内容。
也就是说,当你和孩子发脾气时,只有7%的孩子真正接受。
当父母发脾气时,孩子可能会第一次感到困惑,听不见或理解父母在喊什么。
02、回避会让孩子愤怒和无助
许多家长会提出建议"冷处理",孩子发脾气不理他,哭了一会儿,他自己就停了。
因此,当孩子在许多公共场所哭泣时,父母会离开,或者只是把它当作听不见。
事实上,这种回避的态度子也是一种伤害,很容易让他们感到愤怒和无助。
因为情绪没有对错,大人还是会有脾气的,更别说自制力弱的孩子了?
孩子乱扔东西打人,只能说明孩子的不正确行为需要规范,但释放情绪本身没有错。
当我们拒绝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时,孩子很容易产生父母不爱我,他们不关心我的想法,愤怒和无助的负面情绪。
那么,面对孩子的脾气,父母该怎么办呢?
03、面对孩子的情绪,不妨三步走
1、看到孩子的情绪
当孩子发脾气,打滚时,父母可以冷处理,但不妨蹲下来拥抱他,拍拍他,让孩子通过这样的肢体语言知道,父母关心我的感受。
比如蔡少芬和两个女儿一起吃饭,因为忙着和大女儿说话,忽略了小女儿。
小女儿很生气,直接哭了。
这时,蔡少芬并没有严厉制止孩子哭闹,而是拍了拍她的背,温柔地说:"我知道你不开心,你哭吧。"
孩子哭了一会儿,觉得情绪已经释放了,没有再闹了。
看!有时候,孩子的要求很简单,父母可以看到他们的不快。
2、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情绪失控
当然,有时候光看孩子的情绪是不够的,还要帮孩子分析为什么会失控。
比如可以问问孩子:
"你为什么生气?你还想玩一会儿吗?"
"你发脾气是因为你没有玩你想玩的玩具吗?"
"你能告诉你妈妈发生了什么吗?"
很多时候,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么处理而发脾气。
我女儿早上起床时候心情很不对,要么看这个不顺眼,要么看那个不顺眼。发脾气,乱扔东西。我奇怪地问她为什么发脾气,她犹豫了一会儿,说是因为做了噩梦。
我很庆幸自己问了孩子,而不是不耐烦地也朝着她大发脾气。
3、陪孩子解决问题
释放不良情绪后,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。
此时,家长不妨提出一些替代方案,引导孩子一起解决问题。
"今天太晚了。我们该回家了。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放弃那些朋友,你可以预约明天一起玩,或者再玩5分钟。你觉得怎么样?"
"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,但是我们今天的购物清单上没有。要不你记在愿望单上,下次再买,好吗?"
给孩子决定权,孩子有机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同时感受到尊重。
心智不成熟、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,发脾气,哭,也许只是因为他们害怕,困惑或累,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。
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抱着孩子,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,引导他们释放不良情绪,最终解决问题。
这样,孩子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,才能更从容地面对!
【其他精彩分享】
双减后如何抢跑?孩子的数学启蒙,不妨换个思路学习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